酒店低碳发展研究院
搜索
新闻动态

巨量资金涌入零碳产业园——零碳园区建设指南上

低碳会客厅导读



图片

我国低碳化园区转型起步是于2007年,为零碳园区发展奠定基础。园区低碳化转型经历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UNIDO绿色工业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绿色园区、碳排放评价试点产业园区等类型。截至2020年11月,国内已通过验收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48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44 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71家。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打造100个城市园区试点。


# 供给与需求

为实现园区“碳中和”目标,在打造零碳园区中,应根本上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方面入手,叠加智慧能源管理与能源交易,构建零碳园区的指标体系。从供给侧看,零碳园区的零碳能源供给系统如同人体血液,通过零碳能源供应贯穿整个园区的开发运营;从需求侧看,绿色建筑是零碳园区的细胞,通过绿色建设实现在建设、运营过程中最低的能源消耗;零碳环境是零碳园区的骨骼,通过绿地的布局实现碳汇,同时通过电动化交通工具,将整个园区低碳化联通;零碳园区的大脑是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慧能源大脑的系统化、网络化、数据化管理,实现园区整体运营中的高效节能。从而形成能源供给、零碳建筑、零碳环境、智慧管理系统、能源交易体系的零碳园区指标体系。
图片

在零碳园区打造中,应重点关注园区碳排放、绿电使用率已经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各项指标。通过不断提高零碳能源供给,形成园区能源供给100%绿电,同时降低碳能源利用,促进碳排放量降低直至为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园区。
# 政策梳理

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各部门从能源优化、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碳排放核算等各方面推动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低碳转型。
2022年1月国务院《“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对进水浓度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加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和处置,推动挥发性有机物、电镀废水及特征污染物集中治理等“绿岛”项目建设。到2025年,建成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
2021年12月发改委、工信部《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循环链接、推动节能降碳、推进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加强污染集中治理等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的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固体废物、废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
2021年11月工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鼓励运用数字技术开展碳核算,率先对绿色工业园区等进行核算;支持在绿色低碳园区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基础设施REITs)试点;鼓励建设中外合作绿色工业园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内转化落地。
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关于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的通知》: 选取一批具备碳排放评价工作基础的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开展试点工作,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开展不同行业、区域尺度上碳排放评价的技术方法,包括碳排放现状核算方法研究、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碳排放源识别与监控方法、低碳排放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方法等方面。通过试点工作,重点从碳排放评价技术方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的规划优化调整方式和环境管理机制等方面总结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为碳排放评价纳入环评体系提供工作基础。
2021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科学编制新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准入标准,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


# 实践案例

【案例1】华东某中外合资工业园区

该工业园区是全国开放程度高、发展质效好、创新活力强、营商环境优的区域之一,并且正在以低碳建设和绿色创新推动园区融合发展:

1.在能源利用方面: 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基本形成了“光伏-储能-充电桩-天然气分布式”区域能源互联网络;同时,对成员企业推进开展能源审计、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考核、提升企业节能绿色意识,加强能源管理;“十三五”时期,园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稳步下降态势。
2.在绿色工业方面: 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理念,设立了节能循环低碳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提高了企业开展节能技改、能源管理等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重复利用热能、污泥等副产品及厨余垃圾和废弃物,并生产沼气和生物质燃料,形成循环产业链。
3.在社区管理方面: 倡导绿色生活,全域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4.在绿色建筑方面: 积极推广以节能环保、自然采光、雨水收集为特色的绿色建筑,获评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
5.在绿色交通方面: 通过“以桩促车、以车引桩”,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在全域内使用清洁能源公交车、推广普及电动汽车、鼓励使用自行车。
6.在数字化管理方面: 与数字化服务供应商开展合作,搭建开放的能源互联网共享服务中心,以设立基准、优化能源需求、减少排放和提高能效。
【案例2】华北某中外合资生态园
该园区是由中、德两国政府共同建设的首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在学习借鉴国外低碳建设经验和创新绿色技术的同时,园区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1.在顶层设计方面:建立以生态保护为导向的40项生态指标体系,并结合实践升级为全国首个2030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纳入了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国际合作生态园工作指南》。
2.在能源供给方面: 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实施泛能网技术;打造“智能绿塔”模式,采用新型太阳能光伏板获取和储存能量以提供用电支持。
3.在绿色建筑方面: 引进德国DGNB可持续评价标准体系,大力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和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50%以上。
4.在数字化管理方面: 结合大数据、AI、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包含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智慧双碳算法模型库及大数据分析的双碳数据体系,实现数据管理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案例3】华南某信息产业园
该园区是集多媒体、家电、通信以及相关配套产业链产品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制造型工业园区。园区主要通过能源转型和应用转型推进园区低碳化改造和产业升级,打造零碳智慧园区:
1.在能源转型方面:园区加强建设能源管理平台及系统,确保用能单位及用能设备的能源消耗实现全部监测并有效识别节能空间,并搭建控制系统及时解决日常能源消耗的“跑冒滴漏”;同时,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在应用转型方面:园区对生产制造产线的设备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委外维修的内容和项目,提高设备的稼动率及单位时间的产出,使设备始终处于理想的运行状况;对生产过程中的重点耗能单元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先行先试节能技术以及研究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推进重点能耗设备节能,实现生产过程低碳化。
作为先进要素高度集聚、创新活动蓬勃发展的产业活动主要载体,各类产业园区将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践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以上案例信息及全国信标委发布的“零碳智慧园区标准体系框架”,可以将案例中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具体实践做以下归纳和比较:
图片

# 产业园区双碳转型发展的框架思路
综合以上,我们建议产业园区实施双碳转型发展应重视相关政策、规划和标准的制定,积极建设服务园区企业的低碳能源系统、循环经济管理体系、碳金融落地服务平台,一个清晰的双碳专项规划是园区高效、有序、合理开展低碳建设、实现双碳转型的前提条件,做好“顶层设计”和“上层建筑”有利于加快园区经济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图片


# 标准采用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从1998年开始合作开发并制定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成为世界范围广泛采用的基础标准。之后北美的气候登记处、ISO14064-1标准和英国政府颁布的自愿性报告指南都引用了这套体系。在2010年一次针对全球市值最大的2487家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调查中,有85%的企业直接或间接的采纳了该体系标准。
在核算园区或者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减碳量指标时候,我们经常使用到一个专业术语,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维基百科关于这个词的解释是:A carbon footprint is the total amount of CO2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 emitted over the full life cycle of a product or service。它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在其全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生产、交通、使用、报废)所引起的(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这个碳足迹的计算需要考虑三种类型的碳排,用三种范围来表示,具体来说就是:
【范围一】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生产电力、热力或蒸汽;物理或化学工艺;运输原料、产品、废弃物和员工的交通工具;泄露、矿井通风排放甲烷、空调制冷剂排放等。
【范围二】
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各种设备或者运营消耗的外购电力所产生的排放。
【范围三】
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包括价值链中上下游各环节活动产生的排放。

图片

扫码加入

酒店低碳发展研究院

图片


分享到:
联系我们:
13640919550

手机号码:13640919550
联系邮箱:lchsc@zhllt.cn